欢迎来到时讯视界
贴“财神”祭祖先 那些正在逝去的年俗
sitemap
时讯视界
X
首页
娱乐
探索
焦点
知识
综合
百科
休闲
时尚
热点
首页
综合
知识
休闲
百科
时尚
热点
探索
娱乐
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贴“财神”祭祖先 那些正在逝去的年俗
贴“财神”祭祖先 那些正在逝去的年俗
时间:2025-04-06 10:17:15
出处:
知识
阅读(143)
春节承载了浓厚的财神传统,在漫长悠久的贴祭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祖先
AG超玩会
不断发展,那正形成独具特色、逝去俗丰富多彩的财神习俗。贴春联、贴祭挂年画、祖先祭灶王,那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逝去俗守岁,财神还有喜气洋洋的贴祭过年话,一年一年代代相传,祖先承载了人们对健康、那正平安、逝去俗幸福生活的向往。
随着社会发展,不少春节的习俗正渐行渐远,一些新的习俗却在悄然兴起,给古老的春节注入了新的元素,留下了时代的
AG超玩会
印迹。
一家人热闹做团年饭
近年来,人们时兴到酒店吃年夜饭,甚至节后的宴席也大都安排在酒店里。人们认为安排在酒店,不需要事先去采购食材,而且酒店比家里上档次,还有专人服务,吃完饭即可一走了之,省了不少麻烦事。不过,这种即食即散的聚会方式,虽然少了忙碌,却也少了家的味道,少了亲情友情的体验。
“以前,人们往往轮流做东,请亲朋来家中团年。”说起吃团年饭,52岁的曾明军颇有感触地说,以往过年,男人都会带着妻子和孩子,相约来到亲朋好友家里,也不在乎菜肴的优劣。到了亲朋好友家,大可往沙发上一坐,男人们便围着茶几,泡壶茶摆龙门阵,又或者打打扑克牌。女人们则亲热地拉着手,夸夸对方的孩子,说说家长里短,便一起到厨房,互相帮着做几道简单可口又温馨的菜。而孩子们不愿和大人们掺和,胡乱塞上几口菜后,便跑到了另一房间,或交换着各自读过的小人书、玩过的玩具。疯够了玩厌了,向各自的母亲讨要几块钱,结伴到附近的小卖部买些可口的小吃分而食之,或买些烟花爆竹分而玩之。
“现在生活好了,年夜饭也更加简单了,不像以前一家人围在一起做好吃的,然后相约一起‘守岁’到凌晨。”曾明军说,以往年夜饭是吃得越久意味着家庭越是和谐,而现在年夜饭不仅换成在酒店,就连吃饭的时间也是越来越短,那份年味和亲情是越来越淡。
买年画、贴“财神”
过去一到新年,每户农家都要买一幅年画,现在却是另一番景象。市场上几乎看不见卖年画的小店。市区育才路某文具店老板说,往年过年时,生意都特别好,尤其是年画十分畅销,都要上好几次货,可近几年却很少有人买,货都积压了。无奈之下,他选择将店铺转型,开起了文具店。
在屋里显要位置贴上“财神”,是以往农村家庭过年的一大习俗。而如今,这些“财神”却被山水画、地图等取代了。在荥经县青龙乡杨在贵的家里,记者看到屋子的一面墙上贴着许多山水画。在其他农户家记者也同样发现原来贴“财神”的地方换上了山水画、科技农历之类的东西。科技农历上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打药、如何给果树剪枝都一目了然。
“以往过年,我们都会在墙上或者门上贴‘财神’,祈祷来年财源广进。如今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更多的是讲求美观、科学,贴上山水画不仅时尚,还能装扮家里。”杨在贵说。
祭祖先
除夕夜除了吃团年饭,农村里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民都修起了“小洋楼”,过着现代化的生活,祭祖的习俗也渐行渐远。
“往年除夕夜,做好年夜饭后,一家人便要到院中放爆竹,烧纸焚香,迎接祖先‘回家’过年。”名山县解放乡的杨永莲说,以往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举行请“家堂”仪式,也就是祭祖,意为奉请亡故长辈神灵“回家”过年。请“家堂”时,由各家本族中长者率领众子孙,衣冠整齐,带着纸钱、鞭炮和放有肉、鸡、鱼、水果等供物的传盘到墓地上坟,跪拜请祖先“回家”过年。
此外,祭祖当天还要在门口放置一根木棍,叫做“拦门棍”,据传,放“拦门棍”能保一家平安,免受灾祸。之后,三天内不泼水、不倒垃圾。忌动刀、剪、针,忌摔破东西。“旧时,讨债者一见安上了拦门棍,即不再进屋讨债。躲债者也就可以安稳过年。”杨永莲说。
“现在生活好了,家家户户也讲究多了,也更注重环保了,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烧纸钱,而是选择在家的祠堂里放上祖先牌位,再放上一些祭品,既简单又环保。”杨永莲感叹道。
过年必穿新衣
小时候,过年都要穿新衣服,讲究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气象。但是如今这一年俗正在渐渐消失。前不久,网上做了一项调查《你过年必穿新衣吗?》,调查显示选择“必穿新衣”占30%,选择“不刻意买新衣过年”的占70%,大部分网友都认为“不用刻意买新衣过年,平时买了就穿”。
“以前只有过年才穿新衣服,平时基本很难买一件。”45岁的王淑慧说,春节是一年新的开始,讲求焕然一新,所以这时候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穿新衣服,图个喜气。不过随着生活质量慢慢提高,新衣服已经不再是过年的“宠儿”,平时经常在实体店或者网店购买新衣服,买了就穿,不一定非要在过年时才穿。
“小时候,每到过年,母亲就一定要给我买衣服,走在大街上你会看到,几乎每个小孩子都穿着新衣服。”另一位市民张海玲说,过年穿新衣意味着新年新气象,如今,新衣服平时都经常穿,过年便不会刻意去穿新衣服,过年穿新衣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份新鲜和盼望。
记者蒋阳阳
分享到:
上一篇:
中甲联赛:广东三队一胜两负,广州豹两连胜独占榜首
下一篇:
埃及观光潜艇沉没事故已致6死21伤 遇难者均为俄罗斯籍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已确认有12名中国公民在强震中受伤
梅州柚、客家炒绿、客家预制菜...梅州农产品亮相大湾区市场
梅州开展2023年城乡学生“手拉手”活动
梅州市检察院首届30名听证员,“持证上岗”!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参与“两新”的政策环境
归读公园亲水平台附近出现死鱼,市民盼及时清理
梅州综保区招商队到深圳开展招商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六涨三跌,ST紫晶领涨且表现最活跃
省道104雨城区坪石至回龙(洪雅界)段改建工程全线建成通车
热门排行
1
提升安全意识 增强避险能力
2
梅州中考3月8日开始报名,英语听说、物化生实操分计入中考总分!
3
祖籍梅县!“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逝世,“我将到天外传歌去了!”
4
佳作从何来?主创团队讲述省“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春闹》背后的故事...
5
2025年3月广州共2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广交易成交
6
梅州作家缪德良荣获“广东省最美志愿者”称号
7
吹响冲锋号角!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首根桩基顺利开钻
8
听心声,谋发展!梅州市税务局走访在梅企业界全国人大代表
看了又看
今年以来业务营收破亿元
近30年,献血30多次!这位吃百家饭长大的厨师再获国家级表彰
祖籍梅县!“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逝世,“我将到天外传歌去了!”
维护“她”权益!2023年“三八”维权周,妇联邀你来学法~
体育消费何以“淡季不淡”?
梅州市检察院首届30名听证员,“持证上岗”!
梅州气象干旱持续!下雨要等到...
开好局起好步 奋进2023丨梅州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繁荣文化事业: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涵养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
丰富涉外现金服务渠道 提升外籍来雅人员支付体验
最新标签
热点
百科
娱乐
知识
焦点
时尚
休闲
探索
综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