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人才培养,拓展演艺阵地!为广东汉剧搭好传承和创新舞台
广东汉剧传承300多年,注重阵地以皮黄声腔,培养中州音韵为主要舞台特色,拓展j9七大行当表演风格独特,演艺唱腔朴实淳厚、为广舞台高昂悲壮,东汉是剧搭中国南方地区优秀的皮黄剧种,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好传由于时代变迁,承和创新广东汉剧的注重阵地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不可避免的挑战。
近年来,培养为传承和创新广东汉剧,拓展戏剧工作者积极探索,演艺通过悉心培养人才,为广舞台拓展演艺阵地等模式,东汉立足时代、j9守正创新,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借助外力,推动广东汉剧的振兴发展。
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花繁叶茂
人才是广东汉剧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努力破解广东汉剧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等重点问题,从2005年开始,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主动与梅州市艺术学校合办“广东汉剧幼苗班”,采取学校与剧院为主体师资,结合外聘教师(含剧院退休老艺术家)为模式的教学形式培养广东汉剧接班人。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主动与梅州市艺术学校合办“广东汉剧幼苗班”,培养广东汉剧接班人。
十多年来, 广东汉剧幼苗班面向社会先后招收了四届学生,培养了100多位剧种后备人才,不少毕业生已成为了广东汉剧舞台的新生力量,其中就有管乐莹、邓振鹏、魏志朋、陈文斐、廖雅鸣等“新三代”青年演员挑起了汉剧舞台大梁。
梅花香自苦寒来,戏曲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培养接班人只是传承发展广东汉剧的第一步。近年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不断创造条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一对一”等方式全力培养青年艺术人才,建立起“基础型人才”和“拔尖型人才”同步培养的制度,做好长、中、短期培养目标,激活广东汉剧人才机制,形成剧种阶梯式的人才队伍,让演员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成长快。
近年来,剧院通过剧目创作,艺术研讨、名家指导、宣传推介等方式全力打造成为广东汉剧艺术领军人物,选定国家一级演员黄丽华主演大型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冲刺第三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选拔青年艺术骨干人才管乐莹、万瑜等,以剧目带动人才培养,送训参赛,宣传推介,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保持剧种后备人才活力,并创造优越条件打造成为广东汉剧新一代名家名角。同时,加强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省艺术研究所、广东粤剧院等省内外艺术机构合作,着力培养汉剧舞台基础性、综合性人才队伍;提升从业人员艺术修养和学历等次;充分用好梅州市“桂竹计划”的人才选拔政策资源,进一步实现广东汉剧“人才管道”的畅通无阻,确保广东汉剧人才生态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广东汉剧(汉乐)驿站传佳音
“我爱你,貌美学富潘宋上…… 大家跟着我练习正确的发声方法。” 今年9月,一曲广东汉剧《我爱你》的唱段从大埔桃源广东汉剧(汉乐)驿站传来,曲韵悠扬,柔美动听。
这是2018年12月以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启动广东汉剧(汉乐)驿站惠民项目活动的缩影。建站近三年时间,剧院先后在梅州、惠州、深圳等国内及马来西亚、澳洲、毛里求斯等海外设立了21个广东汉剧(汉乐)驿站,进一步延伸了广东汉剧和广东汉乐的舞台,使文化惠民成果惠及千家。“剧院非常重视驿站的开展情况,不定期组织队伍到各地挂牌的汉剧(汉乐)驿站开展调研活动,对驿站队员进行发声方法、文乐节奏、武乐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帮助驿站提高专业水平。”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培训部主任嵇兵介绍。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组织队伍到各地挂牌的汉剧(汉乐)驿站开展调研活动。
学校是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夯实戏曲传承土壤,做好广东汉剧的普及性、推广性教育工作,与我市多所学校展开深入合作,将戏曲文化与美育融合,将非遗融入课堂教材,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爱好。当前,嘉应学院、学艺中学等不少学校都挂牌了广东汉剧(汉乐)驿站,积极开展汉剧活动。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在惠州举办“汉剧进校园”活动。
2012年,广东汉剧传承研究与嘉应学院共同建立的“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一直以来运作正常,硕果累累,在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先后开设了《戏曲声腔与身段表演》《广东汉乐乐器基础》等汉剧课程,由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张广武、钟礼俊、嵇兵、熊长江等资深专家“驻课”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广东汉剧的学生,形成了学习传播广东汉剧的良好氛围。
“嘉应学院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广东汉剧在全国、全世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国家一级编剧、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徐青告诉记者。接下来,广东汉剧将继续借助高校平台,大力推广广东汉剧,培养广东汉剧“新发烧友”,还将以“广东汉剧(汉乐)驿站”为载体,在现有站点基础上,拓展至福建、江西毗邻市县,以戏剧文化交流形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客家故事。
梅州日报记者:黄钰然
图片均由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提供
编辑:杨乔颖
审核:练海林
- ·今晚调油价!汽、柴油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20元
- ·梅州开展2021年“助星圆梦”计划助学活动!如果你也想献爱心,戳进来→
- ·从有到优!梅州持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从“全覆盖”到“高质量”迈进
- ·护路人“技能满分”! 他们,用心用力守护群众平安出行路
- ·投资有风险 合伙需谨慎
- ·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梅州将有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 ·60名学生获资助!梅州香港“摘星计划”励志助学在行动!
- ·2021梅州市网络文明宣传季系列活动启动:共建网络文明 共享文明网络
- ·减少塑料袋使用 拒绝白色污染
- ·梅州客家志在必得!明日下午将对阵北京理工队
- ·今天,父母“隔空”为在东京奥运会的女儿陈清晨打气!来看梅州日报专访陈父母...
- ·公示企业数量再创新高!梅州2307家企业上榜“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公示名单
- ·热度持续攀升!《哪吒2》深受外国游客喜爱
- ·今秋季学期起,原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统一纳入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 ·梅州经济半年报丨进出口比增25%顺差扩大8.8%,机电产品、陶瓷产品、家具等主要出口商品出口均正增长
- ·市运会专访丨梁佳莹:希望在田径赛场上一直跑下去
- ·科学改造焕然一新 居民幸福感再升级
- ·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携手育桃李 共叙一家亲”体验营来梅访问交流
- ·梅州25家民宿获星级评定!5家五星级!来看全名单,一家家体验?
- ·投它!“梅州十景”“梅州文十景”“梅州十四大名人故(旧、祖)居”投票启动啦
- ·国家安全机关侦破菲律宾间谍案
-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家电价格微升!未来“降暑”电器还会持续涨价吗?
- ·7月梅州卖了2044套商品房!梅江区成交量居首、兴宁单价最高
- ·100名“梅州好医生”,20名“梅州好村医”!候选名单公示
- ·本周大气质量“剧透”:全国大部蓝天“在线”,西北沙尘强势“插播”
- ·建基地、传技术...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梅州南药、茶叶产业发展
- ·凌云王霏亮相“焕新非遗·天府之夜” 共同推荐雅安好茶
- ·追回欠薪423万!梅州法院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 ·梅州经济半年报丨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28.35%,我市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 ·一图读懂梅州全会报告!上半年成绩瞩目!下半年,梅州还将这样干→
- ·“太空出差”满四个月 神十九乘组工作进展如何?周记更新
- ·梅州水果,最近卖得像天气一样热!果农,收入也不错!
- ·高手比拼“最强大脑”!12个创新创业项目角逐“创客广东”梅州赛区决赛
- ·重大进展!梅龙高铁首孔现浇箱梁浇筑
- ·工行雅安分行: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赋能养老金融新发展
- ·“卢碧”来袭!丰顺台风预警升级为蓝色,请广大市民做好防御工作!